深圳·实践

深圳·实践

副标题

12月10日-17日,国家发改委2022年东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正式启动,广安市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专题培训班和寻乌县乡村振兴骨干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指导,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广安市5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来自寻乌各乡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及优秀村支书共50名学员参加了为期7天的培...
编者按: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始终牢记建立伊始“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大使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总基调,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3年上半年,光明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实现生产总值700.87亿元,同比增长8.5%。这份亮眼成绩不仅映射出光明区实干笃行、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还彰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蕴含的光明力量。2018至2022年,光明区...
编者按:七月的深圳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但却无法阻挡人们在这片热土上奋勇拼搏、干事创业的脚步,龙华区鹭湖中心城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各项目推进有条不紊,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据了解,鹭湖中心城地处深圳“中轴提升战略”的北部重要节点,是龙华区重点建设的科技文化服务中心,也是龙华区六大重点发展片区之一。为落实深圳市“20+8”产业链群发展布局,力促深圳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强化深圳中轴能级,发挥鹭湖中心...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副标题

近日,以“深化省际交界地区合作促进泛珠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由泛珠“9+2”省区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如何深化泛珠区域内重大国家战略联动、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进一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建言献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
近日,在2023年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暨品牌卓著发展论坛上,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带来主旨演讲:《实体经济为主体,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推动青岛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青岛拥有理想的产业结构,来支持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  黄奇帆说,青岛是中国的一大工业基地,也是北方的金融经济中心城市,青岛的一二三产业结构非常合理。在此基础上,推动青岛品牌高质量发展是非常理想的。  黄奇...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如何真正有效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如何重新激活中国民营企业的活力?如何从中国传统经济学中寻找到解决今日中国经济问题的药方?郑永年教授提供了十点建议。中国...
特区·动态

特区·动态

副标题

近日,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深圳共有310家企业通过审核,新增数量全国城市第一,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科技企业汇聚、创新活力旺盛的深圳,不仅有华为、腾讯、比亚迪这样的龙头科技企业,还有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 “隐形冠军”,这些中小...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近期评选出“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十佳创新案例”,并对此项工作中涌现的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支撑策划生成,建立健全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机制入选十佳创新案例;市政数局、市司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7月19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深圳湾开幕,会上发布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基金第二批基金。本届峰会以“重构与新生”为主题,为期两天,邀请优秀FOFs、政府引导基金、险资、VC/PE机构等出席,百余位投资大咖到场作精彩演讲,分享2023投资界关键词、探讨股权投资新策略,从专业视角解读早期投资生态、母基金、金融机构、科技投资、千亿...
当期·精粹

当期·精粹

副标题

幸福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追求与向往,但关于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该如何获得幸福?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诠释了奋斗与幸福的本质关联与融通路径,形成了新时代奋斗幸福观。在新时代,奋斗与幸福相依而生、相向而行。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是我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谱写历史伟业的精神动力。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渊源依据、丰富内涵以及现实意蕴,有助于获取有益启示、拥...
202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5.22%,城镇常住人口超过9.2亿人,大量人口聚集城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撑,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是落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关键。基于此,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开始了韧性城市建设的探索。如北京2017年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提高城市韧性的要求,同时制定了《...
自1987年6月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成立开始,中国孵化器经历了研究试验阶段(1987-1988年)、初创阶段(1989—1993年)、发展阶段(1994—1999年)、新阶段(2000年至今)等多个阶段的长足发展,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步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孵化器行业又先后经历了四次迭代:以提供基础的空间租赁为核心服务的1.0空间赋能时代(2000—2009年),以提供...
大数据支持
在线浏览
2023.8期封面
2023.8期封面
2023.7期封面
2023.7期封面
2023.6期封面
2023.6期封面
2023.5期封面
2023.5期封面
2023.4期封面
2023.4期封面
2023.3期封面
2023.3期封面
2023.2期封面
2023.2期封面
2023.1期封面
2023.1期封面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副标题

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刚栽下不久便枯萎了。有些树,由于护理不周,几年后也夭折了。有些树,由于水土丰腴,精心培植,一直茁壮成长,茂盛挺拔,四季常青。打一个形象的比喻,《特区经济》杂志就像后面说的精心培植的一棵大树,矗立在南海之滨。  今年,是...
2020-06-05
《特区经济》杂志总编赵昆同志发来微信,邀请我为杂志写篇短文,用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原因倒不是赵昆总编在邀请中使用了“老深圳”的激将之说,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忝列《特区经济》学术委员会成员,理应在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勇于改革,主动开放,大胆创新,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蝶变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
深圳经济特区创建四十年来,经历了摧枯拉朽、波澜壮阔的深刻变化,并取得了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构建国家创新性城市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并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路径、结构、模式,其四十年的发展进程、基础与经验,值得研究、总结与推广...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新时代肩负“双区”使命。中央两个文件对深圳的定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特殊年份,而我作为一个当年对深圳执着向往、并在1991年就来到深圳参与特区建设的经济社会学者,已经陪伴这座城市走过了将近30年的历程,早已对这座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年轻城市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直想给这...
2020年8月26日,深圳将迎来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深圳为什么成功?过去40年,深圳做对了什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毫无疑问,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毗邻香港,是深圳成功的最大基础,或者说是最根本原因。  1980年8月26日,第...
中国.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八卦路55号经理大厦7楼 711

电话:0755-83590891 传真:0755-83590891 E-mail:editor@szec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