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40年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总结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勇于改革,主动开放,大胆创新,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蝶变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这一新使命,寄望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本文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为脉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营商环境和生态文明四个维度,梳理总结深圳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

  

深圳经过40年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从速度到质量的跃迁


经济增长的“深圳速度”

1979年,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之前,GDP不足2亿(19638万元)。彼时,香港GDP约1117亿人民币,广州GDP约48亿,深圳GDP不足香港的0.2%、广州的4%。而只用了40年,深圳经济便实现了逆袭。2018年,深圳GDP达到2.42万亿元,1979—2018年GDP年均增速高达22.4%。从GDP总量来看,深圳超过香港和广州,位列全国第三,跻身亚洲5强(居东京、上海、北京、首尔之后)。从人均GDP来看,深圳位居全国一线城市之首。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8.96万元,较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分别高35.2%、40.44%与21.92%。


经济发展质量的跃迁

深圳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不断突破资源瓶颈,走上了集约化、创新型、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跃迁。

  

经济密度位列全国第一,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深圳资源禀赋并不优越,土地面积只有1996.85平方公里,大致是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但是,深圳坚持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效益,在狭小的土地面积里创造了全国最高的GDP密度。2018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经济产出为12.13亿元,是北京的6.6倍、广州的3.9倍、上海的2.4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经过40年不断的转型发展,深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产业结构呈现“三个为主”的特征: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2018年深圳三次产业之比为0.1:41.1:58.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8.8%,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比的平均水平,向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到1.55万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9%;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55.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8%。


经济发展模式的迭代

40年来,深圳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演进、迭代,成功切换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发展阶段来看,深圳经济发展模式的迭代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是加工贸易为主的1.0阶段(1979—1992年)。该阶段,深圳利用特区优势率先在价格制度、工资制度、土地和住房制度、基建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创造了优于其他区域的发展动力和条件,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高端人才和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境外资本在深圳结合,使得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快速发展,1980—1992年深圳GDP年均增长率高达37.4%。该阶段,深圳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实现了基础设施快速提升,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0阶段(1993—2003年)。彼时,恰逢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大规模的全球转移,深圳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进入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经过1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计算机及外设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为深圳经济发展第一增长点。

  

三是谋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3.0阶段(2004—2012年)。2004—2012年是深圳转型的阵痛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深圳的资源约束日渐凸显。2004年,深圳提出四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三是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在资源约束的倒逼下,深圳谋篇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的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提出了“深圳质量”的转型发展理念,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性产业发展目录,实施了更加积极的集约性发展政策。

  

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4.0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以来深圳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8081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4%,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其中华为公司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以5405件居全球企业第一;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22.8万件,超越了北京,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专利授权量达到14万件,同样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44万家,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2.3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39万亿元。深圳在成功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的基础上,通过的进一步打造促进创新经济的制度政策和生态环境新优势,吸引全球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创新要素向深圳聚集,并激发创新和创业主体在创新经济领域实现结合,从而实现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的创新经济发展。


深圳经过40年的社会和文化建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40年来,深圳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快速、高质量增长,而且在社会发展,包括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公共服务提升了民生幸福

40年来,深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建成一座平安和谐、包容发展、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医疗和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在深圳城市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深圳的教育系统、医疗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深圳发展的“短板”。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医疗和教育事业得到发展。2018年,深圳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65张低于全国平均的6.03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2.79人高于全国平均的2.59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09人略高于全国平均的2.94人。2018年深圳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高于全国平均的77岁,比2009年提高了近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30/100000、1.60‰,大幅优于全国平均的18.30/100000、6.10‰。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发布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和排名,深圳居首位。

  

2018年,深圳在校小学生人数达102.8万人,排名全国第二。在过去十年里,深圳的小学生人数增长了44.2万人,增幅高达75%,无论增量还是增幅均为全国第一。深圳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发力,动作频频,全国各地的知名高校在深圳建设分院,除了现在已有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新建成的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园和中山大学(深圳)即将建成,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未来10年,深圳计划投入1500亿元办大学,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文明

深圳的博物馆、图书馆、会展展馆和电影院这类文化基础设施的数量近年来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且已初具规模。2018年,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650家,其中市级馆3家,区级馆9家,街道及以下基层馆638家;布点各类自助图书馆296台,307家公共图书馆、296台自助图书馆加入深圳市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2018年,深圳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4296万册、件,累积纸质文献计2476万册,累积电子文献计1820万册、件,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纸质文献和电子图书之和)2.55册,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的0.7册、北京的1.27册、天津的1.07册和重庆的0.54册。

  

自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深圳把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涌现出华侨城、腾讯、华强动漫、雅昌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2018年深圳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同比增长16.8%,占2018年深圳市GDP的比重为10.9%。拥有“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会”文博会品牌的深圳,新型业态不断诞生升级,“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迅猛发展。


深圳经过40年的体制改革,提升了营商环境的竞争力

  

40年来,深圳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法治为基础,持续地进行体制改革,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

“有效市场”的驱动。由于缺乏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科技创新载体,深圳基于市场的力量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6个90%”的鲜明特征,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有为政府”的保障。创新风险较高,市场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单个市场主体难以解决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帮助企业跨越技术创新面临的门槛。因此,政府重点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降低创新的制度性成本,纠正创新系统失效领域,释放市场对创新创业的正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颁布了《深圳市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价格管理条例》以及《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或法律条文,保护合法权益,促进市场规范交易。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财政补贴的作用,深圳市政府于2013年专门制定了科研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让商业银行、风投机构等市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适当发挥补充作用,利用政府信用激活社会资本,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是市场、政府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软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深圳历来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根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深圳的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居全国之首。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对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深圳排名位居第一。

  

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生态,深圳也因此成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的城市。据《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底,深圳商事主体(企业和个体户)总量达311.9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约240户、企业150家,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85家,位居全国第三(北京317家,上海287家)。


与时俱进的法治建设

深圳拥有两个立法权。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深圳市较大市立法权。2015年,按照新修改的《立法法》,深圳享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深圳重视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主动适应改革需要,充分发挥两个立法权的优势,紧密围绕特区改革进程中涉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重点领域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提供制度性解决方案。因此,深圳的立法工作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框架。截至2019年7月,深圳共制定了地方性法规229项,现行有效法规168项,其中经济特区法规130项,设区的市法规(较大市法规)38项。这些法规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引领推动了改革发展。通过先行先试、灵活变通与立法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深圳法治建设不断向前。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白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深圳以总分790.13分位列100个参评城市的第一名,比全国平均分高出135.79分,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继续保持“优等生”领跑姿态。


深圳经过40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40年来,深圳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形成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的绿色低碳之城,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优生”。


建立生态保护的制度体系

建立生态用地制度。深圳自特区建立以来,生态用地管理始终面临着经济成本高和土地资源少两大困境。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创建多元利益点,并转化为开发建设活动追求的经济利益,才能引导开发建设活动为生态用地整理“买单”,从而推动生态用地整理实施。为此,深圳开始探索将生态用地整理主体投入成本、实施整理和整理产生的利益统称为“生态用地整理指标”,生态用地整理主体可凭借指标兑换土地、容积率、功能提升、政策优惠等权益,以收回投入成本,从而实现多方利益共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享。

  

确立生态补偿制度。深圳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强城市生态保护,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并针对大鹏半岛原村民实施货币化生态补偿,以转移支付方式向原村民发放生态保护专项补助。

  

完善生态评估制度。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开展部市合作共建低碳生态示范市,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全市域尺度的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为了更好地做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深圳基本建立起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评估制度,包括评估的模式、基本原则、内容框架、组织方式以及在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上报国家部委工作进展、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深圳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建筑建设,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根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聚首卡托维兹》气候变化绿皮书,深圳低碳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

  

深圳的万元GDP能耗、水耗均处在全国最低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率为12.1%,万元GDP水耗由2010年的19.95立方米下降到8.41立方米。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逐步增加清洁电源、外来电、天然气在城市用能的比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跨界河流、海域综合治理,2018年治水提质工作完成投资191.47亿元,同比增长80.87%。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90%的黑臭水体得到治理、基本实现不黑不臭。

  

深圳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实现节能118.39万吨标准煤,绿色建筑面积达732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逾165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逾2500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约为48兆瓦。建有10个绿色生态城区和园区,建成投产6个固定场站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设计年处理能力达700万吨。2017年,深圳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


总结与展望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实践为中国向现代化目标的迈进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圳创下了骄人成绩。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移民成为了特区的首批建设者,发挥“拓荒牛”精神,建设基础设施,使得深圳特区在农业县的基础之上崛起并初具雏形。轻工制造业兴起后,内地农村的大量人口涌入特区务工,并逐渐转化为熟练的产业工人,其中相当部分的人选择定居城市。高新技术与科技产业兴起后,受过高等教育者和高学历者不断迁入,人才逐步成为特区最为核心的竞争力。随着特区的对外交流与经贸联系加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来此工作。特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培养的人才,逐步在全国推广,从而助力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圳也迎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深圳应在更高起点上扬帆起航,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地,打造法治城市示范,锤炼城市文明典范,树立民生幸福标杆,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注:本文为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课题组成员:郭万达、郑宇劼、冯月秋、韦福雷、付永嘉、郑天骋)


中国.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八卦路55号经理大厦7楼 711

电话:0755-83590891 传真:0755-83590891 E-mail:editor@szec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