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胜: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图片

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主要包括:一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二是支持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扩大证券、保险、银行业对外开放。三是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优化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四是研究推进金融对接科技产业的服务模式创新,重点聚焦与金融、医疗、交通、社区、校融开放创新相适应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控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银行业机构数量差距较大

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全球前100大银行中73%的银行在香港设有业务。截至2024年1月,香港共有151家持牌银行、16家有限制牌照银行、12家接受存款的公司,以及30家核准货币经纪公司,其中在香港本地注册的持牌银行有31家,外地注册的有120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澳门共有33家银行,其中12家澳门本地注册银行,21家外地注册银行分行。澳门的银行业资产质量较为优异,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较好,占金融业主体地位。截至2023年年底,澳门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43万亿澳门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4.13%,大幅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截至2022年年末,大湾区内9个城市(不含港澳),总部设立在该区域的银行共计119家,其中深圳39家,广州26家。


证券业发展差距大

大湾区城市间上市公司的数量差距较大。A股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珠三角9个城市共有692家A股上市公司,占广东省总量的91%,总市值16.2万亿元,占广东省总市值的96%。


数量上,深圳和广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达三位数,位列第一梯队;佛山、东莞处于第二梯队,数量均超40家;珠海、中山处于第三梯队,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家,但珠海领先较多;惠州、江门处于第四梯队,数量超过10家。


市值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仅有深圳、广州、佛山三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万亿元。其中,深圳领先优势明显,总市值达10.37万亿元,占广东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1%;广州超两万亿元,佛山超万亿元。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方面,惠州和佛山分别为307.82亿元和301.80亿元,在珠三角各城市中排名前二,深圳和广州则分别为278.04亿元和179.193亿元,排名第三和第四。


在香港证券市场上,两极分化加大,深圳总市值碾压其他城市。除A股外,因为地理位置较近且融资体系成熟,港股成为珠三角企业最愿意奔赴上市的资本市场。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珠三角共有188家企业在香港证劵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达12.66万亿港元,规模十分庞大,仅次于A股市场。


数量上,深圳与广州明显领先其他珠三角城市,数量分别为87家和58家;除佛山(13家)外,其他珠三角城市的港股上市公司皆为个位数。市值上,各珠三角城市的分化更为显著,其中,深圳的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0万亿港元,达11.13万亿港元,至少领先其他城市一个数量级。当中,仅腾讯控股(00700.HK)一家市值便超5万亿港元,中国平安(02318.HK)、招商银行(03968.HK)也达万亿级别。广州、佛山的总市值也达数千亿港元的规模,处于第二梯队;其他城市明显落后,总市值皆在千亿元以下。与A股对比,港股上珠三角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的两极分化更为显著,大城市的领先优势更为明显。


保险业发展不均衡

保险机构总部设立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共计22家,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而香港拥有160多家保险公司,2020年的保费达5813亿港元,超过广东全省保费总收入。大湾区城市间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发展不均衡,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平均保险密度为974美元,平均保险深度为5.85%,而香港人均保费9706美元,保险深度和密度位居全球第二。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


尽管大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科技和创新产业,但未来的经济增长仍需得到高端服务业的有力支持,尤其是金融服务,因为金融服务对于各行业内高速增长的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高端服务业通常是知识密集型,因此能带来较高的经济附加值。根据集聚理论,这些服务应集中在知识回报率(或对知识所有者的回报率)最高的城市中,即大湾区的三个核心城市:广州、深圳及香港。每个核心城市在不同服务领域各有所长,它们合力构成了大湾区的高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支柱。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资产规模领先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金融枢纽已初具规模,根据GYbrand研究院2023年《国际金融中心指数100强》数据显示,粤港澳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深圳、广州的排名分别是第4、第15和第26。2023全年香港非储备金融资产达3537亿港元,占GDP的11.8%。


香港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

2004年香港开启离岸人民币业务,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提供的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也是全球最多的,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重要枢纽之一。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香港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RTGS)系统的平均每日交易额接近1.7万亿元,2022年底总结算量高达9.3万亿人民币,近三年增长超过了70%,代表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继续支撑大量的金融中介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背靠两大交易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取得成效

从资本市场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香港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2023年深圳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债券发行规模突破2万亿元⑤。截至2023年8月底,香港交易所日均成交量为1120亿港元⑥。IPO方面,2023年港交所共有73家公司上市。深港通于2016年开通,根据先导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6月深港通南向交易日均为135.99亿元,深港通北向交易日均为624.6亿元,沪港通南向交易日均为148.9亿元,沪港通北向交易日均为523.6亿元,资本市场互通成效较为明显。


内地与香港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互补性较强

深圳与香港在金融服务业方面的互补性是核心城市之间分工合作以促进发展的最佳范例。香港是连接内地企业与全球资本市场的门户,从IPO数量上看,香港联交所对大湾区内地企业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联交所同时还能提供更多向全球机构投资者融资的机会。截至2020年2月底,在联交所的IPO申请名单中,广东省的公司占中国内地公司总数的23%,但在中国A股IPO申请名单中的比重仅为17%。此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共有17家广东公司向联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而同期向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的广东公司仅有15家。联交所为大湾区需要融资的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IPO机会,因为,如果它们选择在中国A股上市,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而且,虽然沪港通/深港通为A股市场带来了国际投资者,但在联交所上市意味着能接触更多国际投资者,同时,全球机构投资者也会按照相同的治理及报告标准对这些企业进行审查。另外,香港与深圳或内地的金融服务在许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例如,两地的商业银行均可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到对岸自由开展业务,并向对岸的实体和自然人提供银行服务。


大湾区城市间绿色金融合作布局,融合发展

绿色金融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从2007年开始发展绿色信贷,截至2023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8450.46亿元,同比增长46.94%,较年初增加2699.43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债券方面发展较快,根据先导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仅深圳一个城市就发行“投向绿”债券96只,金额高达1410.93亿元,其中短期债规模达379.5亿元,占比69.9%。2022年深圳首次发行“贴标绿”金融债券,规模高达350亿元,其中金融业占比最大,为64.98%;香港2022年发行“贴标绿”债券共计18只,规模为789.08亿元,其中金融债规模为549.51亿元,占比69.64%;澳门发行“贴标绿”债券共计10只,规模为158.56亿元,其中企业债规模最大,为150.25亿元,占比94.76%,从发行人来看主要为境内城投公司,占比为44.26%,目前澳门没有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金融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合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比如居民跨境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合作逐步深化等,但是,大湾区的金融融合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以及诸多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建立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

目前,大湾区内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香港、广州和深圳,甚至珠海,都致力于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湾区内有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虎门港、惠州港、珠海港、中山港等,港口明显过剩,存在同质竞争。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大湾区内城市间产业布局相似,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而由于粤港澳三地在金融环境、会计制度、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加强相关资讯信息、政策宣传以及交流等方面的平台建设。因此,有必要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改革,共同规划与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加强,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粤港澳更为紧密的金融合作长效机制。


粤港澳之间的金融法制需要进一步对接和协调

目前的法律体系分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这两种法系下的监管思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受英美法系的影响较大,对于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不做明细划分,而内地采用大陆法系,对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监管机构都有具体的划分,办理不同的业务分管部门也不同。虽然目前已经开通了“沪深港股通”,但是这种合作主要是资金“管道式”的联通,如果进一步细化深化合作,那么就会遇到瓶颈。


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机制尚未理顺,港澳金融机构缺乏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内存在三种货币:人民币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港元采取的是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而澳门元采取的又是钉住港元的制度,这就导致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灵敏性不足,不能精准反映货币市场的供求。内地的经常项目虽然开放但程度不高,资本项目也没有全部开放,这就导致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资金不能有效地进行调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支持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但是,境外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紧张制约了港澳金融机构的相关产品、服务的提供。另外,境内银行参与境外外汇市场套期保值的通道仍未开放,制约了境内金融机构参与香港衍生品市场的交易。


金融业双向开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以保险业为例:两地分属不同的保险监管体制。此前原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中提到“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等”,2016年10月末,银联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内地访客新单总保费呈现不断下跌趋势。受新冠疫情带来的人流限制影响,2020年第三季度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仅2.6亿港元,同比下降97.3%,占个人业务总额的6.6%。产品定义及定价假设存在差异。两地在重疾定义(包括重症、轻症范围)规范上存在差异,同时在死亡率、预定利率、退保率和费用率等定价假设上也存在一定差别。跨境资金流动。内地在香港购买保险(大额年金、重疾险、终身寿险等资本项下科目),包括交纳新保费、续期保费及处理赔偿与分红等都涉及跨境资金流动。原保监会提出“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障碍

电子支付的互联互通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香港居民虽然可以使用微信在两地进行支付,但是其使用的是微信的“香港钱包”,与内地居民的“微信钱包”之间无法实现资金划转,而且“香港钱包”需要绑定在香港开立的银行账户,而不能绑定在内地开立的银行账户,在使用上仍然存在不便。此外,澳门居民目前仍无法使用微信进行支付,而且澳门居民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澳门通也无法在香港和内地使用,澳门居民在内地开通的支付宝仅能在内地使用,回到澳门便无法使用。打通港澳支付工具在内地的使用通道,将会为港澳居民在内地旅行、消费提供便利。另外,在跨境汇款、购买理财产品等方面也存在政策限制。


政策建议


鼓励金融创新,设计好容错机制

为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可赋予大湾区金融管理部门一定额度内管理资金跨境自由流动、核准金融机构在大湾区开展跨境创新的权限。为此,要多从港澳两地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改革创新能够更加便利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开展业务,更加便利港澳居民跨境消费、支付、生活和工作的举措;倾听市场主体的心声,增加对改革创新中犯错的容忍度,避免出现“宁可不做,也不犯错”的逆向选择,也要避免矫枉过正,产生“做错也不用担责”的道德风险,这就需要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律事务的制度建设

推动粤港澳三地就金融融合签订地区性协议,从法律层面对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形式、内容和路径进行设计,提高融合发展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打造透明、可预期的金融法律环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借鉴欧盟经验,在国家统筹下,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协调,研究推动“单一通行证”机制


推动专业资格互认和专业服务跨境职业的“国民待遇”

推动开展更为便利、更为广泛的专业资格互认;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提高资格认证考试免试科目数量,提供更多取得对方专业资格认证的途径和培训机会;给予港澳法律、会计、税务、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国民待遇”,不对其跨境服务的规模进行限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一体化平台

当前,粤港澳三地的金融互通还是一种类似于“沪深港通”等的管道式互通,其优点在于满足正常跨境金融资产交易需求的同时,能够减少投机套利资金的跨境无序扰动,避免出现大的金融风险,缺点在于难以充分满足粤港澳居民多样化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这就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使用人民币结算,由中央登记结算机构代持交易,资金形成闭环,产品卖出后,资金原路返回,避免资金借道流出流入,同时,平台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创新,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专业人员的跨境流动便利性

建立统一的粤港澳高端金融人才市场,简化跨区域的就业和落户手续;降低港澳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专业人才的交流,完善政策与服务,积极推动湾区内人才双向流动。


作者简介:王永胜(1983-),男,山东无棣人,硕士研究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货币银行。


中国.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八卦路55号经理大厦7楼 711

电话:0755-83590891 传真:0755-83590891 E-mail:editor@szec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