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城街道力推妇女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编者按:儿童是人类美好未来的探索者、建设者,关注儿童就是关注城市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近年来,航城街道以“儿童友好”为核心,以“幸福航城·友好航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儿童真实需求为导向,从友好公园、友好社区、友好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友好圈”,为孩子营造安全、有趣、益智的全方位、全过程运动、游戏和社交空间,探索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街道出台《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学校、公园、社康等试点进行推进,真正让“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的理念在辖区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两试点社区建设为妇女儿童全面铺开多维度服务 2019年,航城街道利锦社区、黄麻布社区陆续开展友好型社区试点工作。黄麻布社区针对“我心目中的妇女儿童友好城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为社区提供满足妇女儿童需求的多维度服务,在幼儿园、学校周边重点排查整治机动车违法行为,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学习福海街道的宝贵经验,在社区全面铺开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建设友好空间、推动妇女儿童议事会等方面的建设,对妇女儿童开展多维度的服务。利锦社区发动学校、家庭、社会参与进来,从而推进妇女儿童友好型试点社区的建设。 挖掘空间资源:妇女儿童生存环境不断优化 占地3600平方米、全方位铺设彩色地胶、设计安全精致、设施丰富有趣……航城街道儿童公园载满了儿童的幸福和期待。 航城社区儿童公园建成启用,填补了“村改居”儿童游乐设施匮乏的空白,是拓展城中村儿童活动空间的一次有益探索,让孩子们享受安全、便捷、有趣的活动空间是航城妇联努力的方向。生活在城中村里的孩子尤其缺乏游乐空间,他们的需求更加强烈和迫切。因此,航城街道将拓展儿童活动空间作为建设妇儿友好型街道的一项重要举措。 后瑞社区口袋公园位于新瑞三区,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分为儿童游戏区、儿童拓展区和林荫休闲区三个功能区域,既能满足3-12岁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户外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需求,又兼顾随行大人的休息看护需要,打造体验型的儿童游乐空间。园里设有儿童滑梯、秋千、跷跷板以及漫步机、椭圆机、牵引器等设施,各种设施设备无不展现出航城街道对儿童和家长的体贴、周到,也都是家长和儿童真正所需,这正是妇儿友好共建的最佳注解。 九围社区口袋公园位于该社区活动中心右侧,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区域地面铺设防滑防摔地胶,以色彩组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打造过程中,重点优化乐园内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内心的童真童趣,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黄麻布社区儿童公园位于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后侧,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活动区域采用绿色、自然环保材料,并增设了独立、亲近自然、分年龄段的游乐设施:弧形廊架、树池坐凳、沙池、运动设施2组。建设时,街道组织了社区儿童议事会成员到实地调研,就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等开展议事活动,整理活动议案提交相关部门,并根据实际予以采纳。 利锦社区儿童公园是一个集运动、娱乐、趣味为一体匠心打造而成的儿童专属游乐区,位于翠湖花园文化广场内,占地面积约300平米。滑梯+攀爬绳的组合是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区域,这些简单而快乐的游戏器材,共同交织成儿时的美好回忆。除了有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利锦社区儿童公园还设置了林荫休息区专门为来遛娃的家长们准备。 2019年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街道级妇女儿童服务中心,设置有活动室、亲子阅读区及专属的儿童活动空间,不定期开展妇儿活动。 同时,为提升儿童阅读空间,整合社区图书馆资源,在9个社区设置了友好型阅览中心。为改善儿童公共空间,打造了老百姓温馨母婴室12间,获评宝安区十大最美母婴室1间。 据介绍,航城街道在大力推进妇女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时,结合妇联组织深化改革“破难”,分别成立了全市首个商圈妇联、全市首个群众文艺团队妇联、全区首个独角兽企业妇联、全街道首个园区妇联,共投票选举出“四新”领域妇联执委60名,主席4名,副主席11名。 整合服务资源:妇女儿童维权网络不断健全 航城街道以平安家庭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 联合综治办、团工委等部门开展了校园禁毒、反欺凌、防侵害、消防等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实施儿童关爱专项行动,提升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合力,不断扩大维权服务覆盖面,全方位保障儿童生存权和受保护权。 ● 2019年规范建成1个街道+9个社区的维权服务站点 ● 2018年9月开始通过心理咨询服务项目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驻点街道和各社区,实现“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 ●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航城街道制定《航城街道家庭暴力强制报告制度》。 ● 2019年配备专业维权妇干覆盖9个社区 ● 联合社区律师为辖区居民提供维权服务 ●2018年组建首支妇联普法维权团队 ● 常态化开展了“相约星期三”心理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三进”暖心活动。 ● 举办反家暴课堂、疫情心理健康课堂、亲子课堂等系列网课10余期 ● 2020年,受疫情影响,航城妇联开通心理服务热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支持、情绪安抚服务 ● 2020年,受疫情影响,航城妇联实施建立“一人一”档案跟踪,实行“一对一”跟踪疏导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心理援助方法。 2018年以来,街道妇联参与处理维权个案118宗,共接听维权热线396个;2019年以来,街道妇联参与处理维权个案237宗,共接听维权热线384个,1宗被评为区优秀案例,1宗被宝安区妇联在全区推广学习;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看见》进各社区进行巡演。本剧通过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冷暴力、语言暴力)的展现,将日常家庭暴力现象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发展、处理及严重后果,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了解到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围、怎样预防家庭暴力、如何面对家庭暴力等知识,从而推动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宣传、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如何演绎好施暴场景成为妇联普法维权团队演员们的一大挑战,也让团队成员们对暴力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疫情以来,更是以人文关爱服务模式,为集中隔离人员、居民群众、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困难妇女儿童、福利院、机场旅客、中高考学生等提供精准关爱服务,其中包括为300余人送去应急药包等慰问品;为近千名集中隔离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集中隔离酒店的儿童送去玩具和书籍;特别针对休学、长期请假的学生群体开展关爱行动,调动心理咨询师对该学生群体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近百次,家庭关系得到改善。 调动参与资源:妇女儿童参政议政范围不断扩大 以利锦、黄麻布社区为单位,成立了儿童议事会,组建儿童志愿队,开展儿童议事厅、儿童志愿服务等活动。针对各社区妇女儿童的特点和爱好,开展“友好”系列活动,至今,共举办“我眼中的妇女儿童友好”摄影培训20场,近1000名妇女参加;“航城友好一起创”类10场,“童享童乐童参与”类10场,服务人数达630人次。 以需求为导向,航城街道尤其注重拓展建设儿童活动公共空间,并率先探索建设城中村儿童游乐空间。街道相关负责人指出,“生活在城中村里的孩子尤其缺乏游乐空间,他们的需求更加强烈和迫切。我们希望通过拓展城中村的儿童游乐空间,实现妇儿友好型街道建设全覆盖、无死角。” 航城街道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的举措,是宝安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的一个侧影。今年,根据全国、省、市、区妇联“破难行动”各项工作部署,航城街道将结合妇联组织深化改革“破难”力推妇女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 (责编:李嘉 文/图:文美珠)
文章分类:
深圳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