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摘穷帽   爱润巴马奔小康——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巴马工作巡礼

编者按:2016年,大鹏新区与巴马瑶族自治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多年来,大鹏新区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下足产业造血“绣花功”、打好民生帮扶“组合拳”、高标准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展现了“大鹏担当”和“大鹏作为”。“全面时口帮扶以来,新区立足效果最好、标准最高,全力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表示,特别是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帮扶,找准产业定位,做好产业文章,努力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区,抓住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必将提升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并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齐心协力,着力构建“共商合作”机制


大鹏新区注重扶贫与协作、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紧紧围绕“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六大任务,聚焦攻克最后贫困堡垒,聚焦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加力行动,尽锐出战巴马,资金、项目、人力、技术层层“加码”,各种资源要素不断汇聚,谱写了新时代对口帮扶协作的崭新篇章。大鹏新区还广泛发动机关、国企、民企和各方力量,各类帮扶主体与巴马3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双方合作共赢的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巴马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同时,大鹏新区选派了10名医疗和教育专业人才开展支医、支教工作。发动7名优秀离退休教师医生到巴马帮扶,既让离退休人员继续发光发热,又缓解巴马人才短缺问题。


二、精准发力,着力构建"共促脱贫“机制


一是聚焦精准脱贫。2020年大鹏新区对巴马县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5878万元,帮扶资金向深度贫困乡镇和未脱贫村倾斜,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教育医疗帮扶等脱贫攻坚迫需领域,共开展17个协作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支付金额5739.75万元,支付进度为97.65%,资金支付率在河池市排名靠前;与此同时,大鹏新区积极调动社会帮扶积极性,为巴马县积极筹集社会帮扶资金达1168.31万元,谋划帮扶项目25个。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大鹏新区各部门、办事处、社区、学校、医院等与巴马相关单位结对帮扶,将深圳较为先进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经验引入当地,积极打造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区,如大石山区燕洞镇交乐村“大山深处党旗红,石头缝里产业兴”和如土坡丘陵地区甲篆镇百马村坡纳屯“党建+旅游扶贫”等党建促脱贫攻坚模式得到上级组织部门的高度肯定。三是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构建生态农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科技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全带动、收益全链接体系,实现贫困户、贫困村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基地(园)覆盖率100%,拓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扶持集体经济力度,为每村安排不低于50万元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6.81%。


三、优势互补,着力构建“共兴产业”机制


一是搭建劳务就业平台。建设“深巴试验区”、基金数字小镇、“巴马之窗”销售平台和“巴马·肴”餐饮平台,使之成为巴马开放发展、对接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直接帮带25个贫困村、5000多户贫困户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二是共促旅游业发展。华侨城大健康项目落户巴马,打造融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滨水体验、民俗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康养项目,项目包括顶级酒店、养生公寓、旧村更新、优质矿泉水水厂、森林民宿等凸显巴马养生文化及特色的文旅产品,进一步做强做大巴马大健康产业扶贫项目,为巴马产业扶贫再添动力。三是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将深圳生命健康科研资源,与巴马独特的天然养生空间有机结合,专注发展大健康产业。协助引进中证汇金等深圳专业金融团队,积极打造基金小镇、数字小镇,通过金融手段助推巴马县发展旅游、康养和其他生态产业。


四、民生为本,着力构建“共筑保障”机制


一是创新实施健康扶贫。推进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紧紧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优先发展大健康产业,力争将“深巴试验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部产业合作示范区。二是积极开展智力扶贫。2020年两地均按要求选派了挂职干部,大鹏新区选派26名技术人才到巴马县提供技术支持,其中教师12人,医生14人,派遣的各类人才为巴马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三是大力开展就业扶贫。2020年大鹏新区提供400万元资金用于劳务协作,共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户3000余人,实现巴马在东部省份新增稳定就业贫困人口409人,其他地区41人,就近就业749人,通过劳务协作不断扩大就业,促进了巴马贫困群众收入稳定上升,奠定了脱贫致富基础。


如今的广西巴马,一个个焕然一新的美丽村庄,一项项蓬勃发展的富民产业,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真实笑脸,精彩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鹏“答卷”即将绘就!


中国.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八卦路55号经理大厦7楼 711

电话:0755-83590891 传真:0755-83590891 E-mail:editor@szec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