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莹:中国“并联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及演进逻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作出了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进行了这一伟大创举。从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历史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分步走的战略目标安排及依据完成情况适时调整的过程。在此期间,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的使命赓续,在各阶段分别扮演着“探路”“领跑”和“冲刺”的角色。当然,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时空压缩”条件下“弯道超车”,必须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简称“新四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模式,而突破西方发达国家顺序发展的“串联式”过程。与此相适应,深圳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演绎出从“起步”到“跨越”再到“加速”的发展逻辑。分析和总结深圳在推进中国“并联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及其特征,更有助于深入研究和认识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殊贡献和突出作用。 经济特区“探路”阶段(1978—1992年):“新四化”起步 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阶段(1978-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经历了从起步到全面展开、再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以及在严峻考验中推进的历程。这一阶段提出并不断完善着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总体布局。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后于1979年作出关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于1980年批准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建立经济特区,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路。这一“探路”的角色定位可以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五日)(中发〔1979〕50号文)和《当前试办经济特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纪要》(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等文件,以及邓小平同志“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寄望中得以反映。使命在肩,此阶段深圳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凭借“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革新锐气,不断尝试、探索,闯禁区、雷区,“第一个吃螃蟹”,在一张白纸上精彩演绎,率先在基建工程招标投标、物价调控、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聘用制和任期制、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建立外汇调剂中心、证券交易、股份制等方面改革试验,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经济特区“领跑”阶段(1992—2012年):“新四化”实现跨越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步伐加快。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之后,国家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到2000年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方面,这一阶段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经济带—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此阶段,伴随着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确立,前期探路阶段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变成“普惠”。考虑到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央相继赋予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以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的使命,这实际上使特区扮演起持续“领跑”角色。当然,深圳在面临土地空间、环境、人口、能源资源方面的瓶颈约束和巨大压力,以及“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形成,竞争已成万马奔腾态势”的历史背景下,也有着不甘于现状,继续“领跑”的清醒认识。这一时期,深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即改革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率先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 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阶段目标如期实现,均印证了它成功地扮演了“领跑”角色。 此阶段,深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目标,与此相适应,深圳经济特区的“新四化”体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信息化带动下的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的特点也较为明显,都市农业的科技型和现代化特征更加凸显,具体特点是:其一,由于深圳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90年代初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商贸经济向工业化的转型,进入90年代中期后,深圳抓住国际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全球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逐步转向在信息化带动下的新型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工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工业门类齐全、外向型的现代工业体系,继而明确把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制定并落实《深圳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全面优化和提升工业结构,推动由“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深圳市就不完全依靠比较优势即低水平工业化来谋求发展了,转而依靠内资企业的科技、产业创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依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的迅速升级突破,形成在新兴的知识产业领域迎头赶上的产业升级模式,成功实现了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其二,这一时期信息化建设总的特征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具体表现在:按照统一规划,铺设网络设施,建设IP城域网,建成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主干网和接入网;加快第三代移动电话建设步伐,并发展无线接入系统,持续建设数字微波、卫星通讯系统,统一规划和管理无线通信基站和卫星地面站建设;加快金融服务、物流、教育、医疗、 新闻出版、社会保障、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完成政府各部门之间网络的互联及电子公文交换,实现高效率的政务运作;以更加便捷、完善的条件和更低的费用推动企业、居民上网;建成全市性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完成电子商务证书认证(CA认证)中心建设,建设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推广普及EDI(远程数据交换系统)项目;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和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其三,深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极大地影响着深圳都市农业的发展进程,这一时期,深圳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型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其四,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明确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发展定位,全面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先后荣获“国际建协城市规划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在原特区内全部实行农村城市化的同时,设立了宝安、龙岗两区,这为后来的农村城市化创造了条件。至2003年,两区的农业总产值只占其GDP的2%,农村劳动力基本消失,标志两区城市化条件也已经成熟。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同年启动第二次农村城市化,于2004年底完成了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全面城市化,宝安、龙岗18个农村建制的城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所有村民委员会改为居委会,27万村民完成到市民身份的转换。至此,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村户籍人口的城市,形成了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城市新格局。同时,以国际化城市的标准管理城市,统一特区内外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加快原特区外向现代城市管理体制转变,特区内外一体化、均衡化、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此外,制定实施《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经济特区冲刺阶段(2012年至今):“新四化”加速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实现,而到本世纪中叶时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时期,紧紧围绕和配合国家战略性目标任务,党和国家赋予深圳经济特区使命的内涵更新、要求更高,不断寄望广东、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率先”“创新”“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深圳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以及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双改”示范效应,全力跑出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圳加速度”,成功地扮演了“冲刺”的角色。 在此阶段,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基础上,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25年),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2035年)和“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本世纪中叶)的目标。深圳经济特区的“新四化”总体上体现出新型工业化明显加速,以信息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有质量的深度城市化步伐加快等显著特点。具体体现在:其一,工业化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围绕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圳提出,到2025年,打造形成4个万亿元级、4个五千亿元级、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3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20%的奋斗目标。为此,深圳经济特区聚焦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园区和“工业上楼”项目等,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构建起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其二,信息化方面,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一时期,深圳经济特区推动了信息经济通过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互联网广泛应用,实现了以泛在连接和全面智能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的发展优势,深圳启动实施一批“互联网+”,推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实施“宽带深圳”行动计划,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万物互联”的国际一流信息港,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市域覆盖,全面提升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传感技术等,加快发展个性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其三,城市化方面,深圳抓住特区范围扩大这一重大机遇,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有质量的深度城市化。这一时期主要在实践中推动有质量的深度城市化、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深圳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加快接近国际一流城市水准。并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统一”;战略性优化城市空间,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完善“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体系,形成错位互补、一体发展的整体格局,在巩固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二是实施城市更新项目,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步伐加快,迅速建设国际一流人居环境,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称号。三是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标杆,构建起了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四是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契机,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全面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有利于特区一体化的政策制度体系,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连续几轮实施特区一体化计划,主要是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在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不断缩小原特区内外和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同时,结合处理农村城市化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稳步实施“整村(片区)统筹”,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总之,这一时期基本实现原经济特区内外一体化、均衡化、现代化发展。 综上可见,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推进改革开放和分步走实现现代化战略安排的各个阶段,分别成功地扮演了“探路”“领跑”“冲刺”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同时,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叠加发展的情形相适应,由于深圳经济特区肩负着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的特殊使命任务,其“新四化”不仅清晰体现出从“起步”到“跨越”再到“加速”的演进逻辑,而且较早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也使其“并联式”发展的特征更加凸显,对全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并联式”发展起到了“试验”“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付莹,深圳博物馆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深圳改革开放史。 |